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3 00:11:03  浏览:899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皖政办〔2009〕5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工商局、省政府金融办、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监局制定的《安徽省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七月九日





安徽省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指导意见



第一条 为规范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管理,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发挥商标品牌带动效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 本指导意见所称的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设立的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借款人)以其合法拥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为质押,从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贷款人)取得贷款,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偿还贷款本息的一种贷款方式。

第三条 提供商标专用权作为质押的借款人为出质人,接受商标专用权作为质押的贷款人为质权人。

第四条 申请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的,借款人必须以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近似商标的专用权一并作为质押物。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不得作为质押物。

一个商标有2个或2个以上共同所有人的,借款人为该商标的全体所有人。

第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不能申请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

(一)借款人不是商标专用权合法所有人的;

(二)商标专用权有效期限已过或贷款期限超过商标专用权有效期的;

(三)商标专用权存有争议的;

(四)商标专用权已折价计入被质押的股权的;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 申请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时,借款人应持《商标注册证》和贷款人所需的其他相关材料提出书面贷款申请。

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业务的贷款人应负责拟制并向借款人提供统一的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格式化申请书。

第七条 贷款人在进行贷前调查时,应对借款人的资料真实性、借款用途、资信状况、偿还能力,以及拟质押商标的基本情况和实现质权的可行性等进行调查核实,并及时对借款人给予答复。

第八条 贷款人在进行贷时审查时,应严格审查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审慎分析借款人的信贷风险和还款能力,合理核定申请人的贷款额度。

第九条 贷款额度以拟质押商标的评估价值为主要参考依据,由贷款人按评估价值的一定比例确定。

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档次贷款利率执行,并可依规定浮动。

第十条 拟质押商标的价值可由借贷双方协商评估认定,也可由借款人委托贷款人认可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出具的商标价值评估报告认定。

第十一条 借款人与贷款人达成贷款意向的,借款人持商标价值评估报告和相关材料与贷款人签订商标专用权质押合同和借款合同。

第十二条 贷款人与借款人签订商标专用权质押合同后,借款人应在签订该合同之日起15日内持该合同和相关材料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 贷款人应在借款人办妥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手续,并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出具的《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证》后,方可发放贷款。

第十四条 质押登记事项发生变更,以及因主债权债务转移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质权转移的,出质人应及时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押变更登记、补充登记或者重新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 商标专用权出质后,出质人不得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出质的商标专用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第十六条 贷款人在进行贷后监控时,有权依据借款合同监督贷款资金用途;并应持续关注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偿债能力以及被质押商标的市场价值变化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

第十七条 借款人按借款合同的约定履行全部义务后,应当及时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押注销登记手续;贷款人应在借款合同终止的同时将《商标注册证》等相关证明资料交还借款人。

第十八条 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借款人到期未履行还款义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贷款人可以依据合同约定,依法行使质权,变卖商标专用权,并从所得价款中优先受偿。

质权人从拍卖或变卖商标专用权所得价款中优先受偿后,有剩余金额的,退交出质人;优先受偿后,不足以偿还借款本息的,贷款人有权对不足部分金额向借款人追偿。

第十九条 各贷款人应将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有关信息及时录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并加强与其他贷款人的信息交流。

第二十条 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应遵循独立性、公平性、科学性、真实性等原则对商标专用权价值进行评估。

知识产权评估机构提供虚假材料或者因过失提供有重大遗漏的报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因其出具的评估结果不实,给贷款人造成损失的,除能够证明没有过错的外,在其评估不实的金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

第二十一条 对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和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的安徽省著名商标的专用权作为质押的,贷款人可以优先办理。

第二十二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协助借款人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手续,及时指导借款人将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基本情况报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第二十三条 贷款人向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征询借款人商标专用权利状况等信息的,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提供协助。

第二十四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人民银行和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信息交流沟通机制。

各贷款人应当及时将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的笔数、金额、期限以及违约等有关情况向当地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管部门报告并抄送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当按年度向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通报中国驰名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认定情况。

第二十五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贷款人可根据本指导意见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操作程序,应切实加强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管理,建立健全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业务操作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监控和贷款收回与总结工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开展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业务。

第二十六条 本指导意见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安徽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负责解释。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我国对合伙特殊形态的取舍

何旺翔


(南京大学法学院 南京 210093)
合伙问题之研究向来为学界所重视,一方面是由于合伙的形态纷繁复杂,其内外部法律关系亦是变幻莫测,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之迅猛发展呼唤对合伙制度的深层次研究,而高新产业之高风险特点也使引入新型合伙形态(如有限合伙)成为必然。
合伙的特殊形态主要包括复合伙、隐名合伙和有限合伙。所谓复合伙是指一个合伙人同时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1] 所谓隐名合伙就是当事人双方成立的,一方对另一方经营的事业出资并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另一方独立经营并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无限责任,双方按约定的比例分享经营所得,分担经营损失的一种特殊的契约形式。其中,出资方称为隐名合伙人,经营方称为出名营业人。[2] 而所谓有限合伙,指由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共同组成,有限合伙人以其出资额为限对有限合伙承担责任;普通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合伙形式。[3] 有限合伙与隐名合伙最表象的区别就在于承担有限责任的合伙人是否为外界第三人所知晓。
对于复合伙之取舍问题,我国学界早在《民法通则》制订之时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尽管从世界范围上看,多数国家法律并不禁止复合伙。但是,在我国法律不完善,特别是破产法尚未对自然人、合伙企业和独资企业的破产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允许复合伙的存在弊大于利,应当禁止复合伙。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如果法律不禁止复合伙,那么将会发生某一合伙人以自己的个人财产承担两个以上的合伙债务无限连带清偿责任的情况,而以合伙人个人极其有限的个人财产同时满足两个以上的债权将是极其困难的,这最终会导致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得到清偿。其次,允许成立复合伙,不仅会大大加重合伙人个人的债务负担,而且会使合伙相对人难以了解和掌握合伙企业的资信情况,从而影响交易安全。此外学者马强认为法律禁止复合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合伙人的投资积极性,使社会闲散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实际上,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另一条有效途径加以解决,那就是合伙法律中因如有限合伙和隐名合伙制度。[4]
有限合伙与隐名合伙是两种极为相似的合伙组织形式,但实际上两者存在者本质的区别。笔者综合各学者之观点,认为主要区别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隐名合伙必然以金钱为出资内容,不得以信用、劳务出资;而有限合伙人之出资构成不受法律限制。第二,有限合伙是一种企业组织形态,其必须向政府主管机关就合伙事项申请登记,因此有限合伙具有公开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而隐名合伙是一种合同关系,其不必向有关机关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因此隐名合伙具有隐蔽性和临时性的特点。[5]
通过上述对隐名合伙和有限合伙的简单比较,笔者个人认为我国采用有限合伙制度较为适宜。理由如下:首先,隐名合伙对出资形式的限制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应以投资主体、投资形式的多元化为特征,如此方能达到刺激投资,发展经济的效果。就此而言,有限合伙制度较隐名合伙制度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之要求。其次,有限合伙的企业形态特征更有利于其健康发展。一方面其须经登记方可营业,其公开性的特征,将有利于保护市场交易中的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更有利于交易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其相对的稳定性更符合合伙的组织性特征,更有利于在有限合伙发展成熟时其向公司化形式的转化。而隐名合伙作为一种合同关系,隐蔽性和临时性的特点自然不利于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不利于交易之安全,而且其极易和一般的借贷合同关系相混淆,极有可能导致法律适用的混乱,从而极有可能成为合伙人逃避责任的托辞,危害合伙债权人的利益。再者,实际上我国一些地方性法规对有限合伙的设立已作了肯定性的规定。例如:《深圳经济特区合伙条例》。亦有学者指出,若对隐名合伙加以肯定,将会给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大开方便之门,容易产生权力经商现象。此外,还将给通过贪污、受贿等方式获得大量非法收入的人提供转移财产的合法、安全途径,为侦察、处罚此类犯罪人为设置障碍。因此,依据我国目前的有关政策规定和现实状况,不宜对隐名合伙加以确认。至于隐名合伙的一些自身优点,可通过确立有限合伙的方式加以吸收。[6] 综上所述,笔者个人认为选择有限合伙,而放弃隐名合伙实乃明智之举。至于有限合伙具体制度之设定,我国学者也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笔者在此不再赘述。应该说,这些观点意见对将来有限合伙制度之建立极其有益。[7]
此外学者马强认为从保护合伙人和善意第三人利益的角度出发,我国法律亦应当规定禁止反言合伙制度。[8] 所谓禁止反言合伙,是指某人虽然不是某现存合伙的真正合伙人,但他以言辞、文字或行为表明他是该合伙的合伙人,或者同意他人以言辞、文字或行为表明该某人为某现存合伙的合伙人,从而使第三人相信这种表述并对该合伙施以信用,则在该某人与现存合伙之间产生禁止反言合伙,又称表见合伙。[9] 其构成要件为:①行为人表明自己是合伙人。②表明是该某人做出的或经其同意的。③第三人知悉并信赖表明。④第三人基于对表明行为的信赖实施了一定行为,并使第三人的处境发生了改变。⑤第三人信赖表明行为必须是基于善意而且并无过错,否则,第三人不得提出禁止反言合伙诉讼。禁止反言合伙的主要类型有:①退伙(退休)或解散。②合伙人死亡。③隐名合伙人或有限合伙人从事合伙的经营、管理。④从来不是合伙成员的合伙雇员、帮工实施了被误认为合伙人的行为,而第三人基于误认又与该雇员、帮工进行了交易,该雇员、帮工将构成禁止反言合伙人。[10] 由于禁止反言的合伙人要像实际的合伙成员那样承担责任,并且这种责任是一种不真正连带责任,因此禁止反言合伙制度创设有利于维护交易公平,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促进司法的公正。由此我国确有建立禁止反言合伙制度的必要,但笔者想补充一点的是,禁止反言合伙(即表见合伙)极易与表见代理制度相混淆,如何区分这两个概念,即一个人以合伙名义从事事务何时应归为表见合伙,何时应归为表见代理,这将是我们将来研究之重点问题之一。



注释:
[1] 马强:《合伙法律制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页。
[2] 乔璐、顾滨:《论隐名合伙》,载《河北法学》2001年第4期,第69页。
[3] 参见江平、曹冬岩:《论有限合伙》,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第48—49页。
[4] 参见前注1揭,第155—158页。
[5] 参见如下几篇主要文献:乔璐、顾滨:《论隐名合伙》,载《河北法学》2001年第4期。刘黎明:《隐名合伙及相关的法律问题》,载《法商研究》1998年第6期。江平、曹冬岩:《论有限合伙》,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马强:《合伙法律制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323页。
[6] 李明发:《我国合伙企业法中的若干规定评析》,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1期,第108页。
[7] 可参见如下几篇主要文献:江平、曹冬岩:《论有限合伙》,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马强:《合伙法律制度研究》(第九章),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王伯庭主编:《民商事重点难点问题解析与适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36—543页。
[8] 前注1揭,第344页。
[9] 前注1揭,第324页。
[10] 详见前注1揭,第324—542页。



关于使用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审批、申报软件和打印机型号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安监管司办函字[2003]21号

关于使用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审批、申报软件和打印机型号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根据国家局《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安监管管二字[2002]103号)的要求,经研究,现将使用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审批、申报软件和打印机型号等事项通知如下:
一、打印机型号
  确定惠普LJ5100型激光打印机为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审批发证机关填写、打印许可证的打印机。由发证机关自行购买。
  二、数据库及打印软件
为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监管,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国家局委托北京多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数据库和经营许可证书打印软件。各审批发证机关可从国家局政府网站(网址:www.chinasafety.gov.cn)和北京多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站(网址:www.msdsonline.com.cn)下载使用。
该打印软件要求在可以运行windows98以上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使用。
  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报软件
  为便于经营单位制作电子版申报材料,建立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数据库和审批发证,北京多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报软件,需要的经营单位可直接与北京多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系订购。联系人:卢业;电话:010-62138041、62138042。


              二○○三年四月一日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报软件订购办法

一、经营单位填写《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报软件订购单》第一、二联(字迹工整、勿草书)后,与汇款凭证一并传真至北京多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润公司)。开户银行、银行帐号及联系人、电话如下:
  开户名:北京多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中轴路支行
  银行帐号:060739012015015291;联系人:卢业
  电 话:010-62138041、62138042、62195861
  传 真:010-62139661
  电子邮件:niumj@263.net或niumj@163.net
  二、经营单位订购单和汇款凭证确认后,多润公司即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向经营单位发送软件下载序列号。具备上因特网条件的经营企业凭软件下载序列号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网址:www.chinasafety.gov.cn)或多润公司网站(网址:www.msdsonline.com.cn)上下载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报软件。不具备上因特网条件的经营单位,多润公司可以寄送。
三、注意事项
  1.为保证审批数据的准确和唯一性,下载序列号被设定为网上下载唯一的凭证,不使用或使用过的下载序列号将不能在网上下载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报软件;
  2.在www.msdsonline.com.cn上提供了详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报软件下载说明、使用说明、过程演示、问题解答;
  3.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报软件在可以运行Windows98以上计算机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
---------------------------------------------------------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报软件订购单

第一联记帐凭证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名称 邮 编
通讯地址
联 系 人 电 话 传 真
电子信箱 (注:下载用户必填)
订购方式 网上下载(  ) 邮局邮寄(  ) 价 格(每套) 150.00元
订购数量 套 金 额(大写) 仟 佰 拾 元整


---------------------------------------------------------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报软件订购单

第二联记帐凭证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名称 邮 编
通讯地址
联 系 人 电 话 传 真
电子信箱 (注:下载用户必填)
订购方式 网上下载(  ) 邮局邮寄(  ) 价 格(每套) 150.00元
订购数量 套 金 额(大写) 仟 佰 拾 元整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